第371章 妖族与阐教(1)

昆仑山巅,玉虚宫气势恢宏,仙气氤氲缭绕,瑞彩千条。

元始天尊高坐于莲台之上,周身宝光流转,道韵萦绕。

但此刻,他面容冷峻,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三清同气连枝,本是一体同源,可近来他体内的气机却紊乱异常,三长两短之象频现,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元始天尊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穿透层层云雾,直直望向西方。

“大师兄难道出事了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在空旷的玉虚宫中回荡,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

自从玄松子和老子那场惊天动地的斗法之后,他便再也无法感知到老子在洪荒天地间的因果和气运。

封神量劫之时,老子为了顺应天道的运转,不惜算计阐教与截教,这让元始天尊心中始终留有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

那时,为了保全阐教一脉的传承,他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与老子联手,一同算计截教。

事后,他自觉有愧于通天师弟,三清之间的情谊也因此支离破碎,从此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甚至为了防止通天师弟的报复,昆仑山麒麟崖之下,还镇压着云霄。

随着对老子感知的彻底消失,元始天尊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他隐隐觉得,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洪荒世界,而这危机或许与老子的失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还没等他从这忧虑中缓过神来,另一件让他耿耿于怀的事情又浮现在脑海中,那是他心中一块始终无法释怀的心病。

元始天尊向来顺应天意,对天道的运行规则了如指掌。

他深知天道无情,绝不允许任何一方势力独大,无论是之前的凶兽王朝,还是巫族与妖族,以及后来的药门与截教便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度过封神量劫之后,阐教的实力逐渐恢复,鼎盛之象初现端倪。

只要给十二金仙足够的时间,他们恢复修为并突破准圣境界,也只是时间问题。但这也让元始天尊心生忧虑,他担心阐教势力发展过猛,会引起天道的注意,从而遭到无情的打压。

经过深思熟虑,元始天尊决定采取一个大胆而又无奈的举措。

他挑选了手底下的几位徒弟,打算让他们“背叛”阐教,加入其他洪荒大派,以此来分散阐教的力量,避免成为天道的眼中钉。在他的精心安排下,一份“叛逃”名单悄然拟定。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元始天尊的预料。

在这份名单之外,竟然还有一位仙人叛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