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的,江东哪怕人人都想投降,可他孙权绝对不想,主公请想,这孙权在江东本就是一家独大,如若投降了曹操,难免和刘琮一样背井离乡,说白了这孙权降了曹操,他就什么也不是了!”诸葛亮分析着,“鲁肃能处处为孙权所想,周瑜不过是前朝旧臣,想的都是孙策,故吾言鲁肃将来必为孙权重用。”
刘备赞同的点了点头,稍微沉默了下,然后又开口了:“军师啊,我有一事相求。”
“主公但说无妨。”诸葛亮回答着。
“我想带上这新野百姓与我通往襄阳。”刘备的话反而让诸葛亮吃了一惊。
“为何?”诸葛亮反问着。
“军师,自从您问出了何为仁义后,我思索良多,这天下,当是百姓的天下,百姓才是天下的体现。”刘备说着,“我若为了天下,怎能舍弃百姓?”
“主公之言有理,可是新野千家万户,多少百姓世代于此,让他们背井离乡还不如把他们留给曹操,这样才是对他们更好的选择啊?”诸葛亮有些困惑了,他总觉得刘备对这个“仁义”的解读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军师啊,我要与曹操争天下,那就是争得百姓啊!”刘备说着,“军师不愿助我?”
仁义的内核刘备没理解错,只是,刘备正在逐步把仁义也当作武器!诸葛亮内心很复杂,但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劝阻刘备,只得说:“主公真的有觉悟了吗?你要知道带上百姓我军行动会异常缓慢,很有可能会被曹军追上!”
“吾意已决!”刘备回答着,“只恐百姓不随我。”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说:“此事易耳,我们只需焚城新野即可,百姓得知城池被焚,怎能不追随主公?最好是在曹军进城之时,焚毁新野既可杀伤敌军,又可阻碍进军,一举两得。”
“在曹操进城之时?那岂不是我军要留人放火?”刘备觉得有些不妥,留下人就很可能会被曹军发现,并且留下之人必然有死无归,又有几人肯如此身死?
“主公勿忧,不需留人,吾有对策。”
如果连这火都烧不起来,“卧龙”这称号,我还不如还给水镜师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