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川蜀龙君,绵阳君!

靖康三年六月二十号,大宋摄政王正式莅临四川,也就是传统所谓的川蜀地区。

自古以来,川蜀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大宋以前,川蜀之地战乱不休,甚至于大宋收降了后蜀之后,还爆发了着名的王小波叛乱。

不过有宋一朝对于川蜀的掌控却都堪称奇迹,王小波之乱后,大宋对蜀地进行了分化治理的手段,倒是让蜀地承平数十年。

咸平年间,真宗皇帝将川蜀分为利州路、益州路、梓州路、夔州路。称之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

后来,四川便成为了川蜀之地的简称。乃至于在道君皇帝赵佶当政时期,四川这个称呼也正式出现在了朝廷官方公文之中。

而四川盆地这么个地方,只要里面不乱起来,外面的乱象也很难波及进去。

唐时青莲居士李太白一首《蜀道难》说尽了入川的艰辛。在这年头,走一趟川蜀可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小规模商人、信使、民兵们还好说,总归各有各的办法。大规模的乱兵集团是真的不好进,而且一旦进去了,说不定就出不来了。

而到了靖康年间,金兵两次攻宋,甚至于一直打到关陕地区,却也没法逼近四川的。

这就导致四川地区在大宋的版图中一直都比较稳定,历来便是关陕地区最大的支柱。

西军最盛时期号称几十万大军,供养那么多大军的钱粮从何而来?便是从关中和川蜀这两个地方供给的。

而在另一个时空,便是后来金国全占了两河,毁了东京,乃至于逼迫的南宋小朝廷迁到长江以南,偏安一隅,川蜀依旧是南宋小朝廷最大的钱粮、人才、军士供给基地。

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号称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不缺龙君在此成道金身。

而从三四月份开始,便有一位修行到极为精深境界的龙君占据了利州路、梓州路交界处的一片山林里,散发异象,多有显圣之举,似乎要成道。

而那位龙君的显圣迹象也很奇特。没搞什么破坏和混乱,也没起什么邪神淫祀,却只是在山野林间催生出了无数的白菜。

最先获益的是那些深山老林里的食草类的妖族,倒是有了充足的口粮。然后白菜蔓延出山林,开始向着人族开辟的良田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