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滇、黔、桂、川、湘、鄂六省,彝族、壮族、土家族等各个兄弟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些地区长期实行土司管理制度,使老百姓深受其害。
鄂尔泰在这里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同时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实施与内地一致的行政制度,加强了清政府对西南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融合和区域稳定发展。
他的第二大贡献,是推动云南的茶马贸易。清朝之前,云南普洱茶主要销往西藏和做边贸之用。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期间,在云南设立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同时由国家统一收购云南顶级的普洱茶,在茶饼上印有“鄂尔泰”字样,并以马帮驼茶出山上贡朝廷。
这种用马帮驼茶到西藏、边关销售、驼茶到京城的模式,被称为茶马贸易。而马帮走过的道路被称为茶马古道。云南的茶叶贸易从此日渐兴盛,普洱茶从此名声大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廷玉(1672年-1755年)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他作为满清第一代军机大臣,其最大的贡献是完善了清朝的奏章制度和军机制度,对清朝的权力体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清朝沿袭明制,官员有事上奏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其中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程序复杂繁琐,不利于下传上达和保密。张廷玉将奏折制度化,制定了完善的保密措施,使题本从此成为官样文章,而奏折则成为主要的官方文书。雍正帝初设军机房时,一任职制都由张廷玉制定。他创立的军机处廷寄之法,既保证了政令的严格执行,又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张廷玉与鄂尔泰共事十多年,却形同陌路,很少有言语上的交流。
鄂尔泰学问赶不上张廷玉,每每说错话,做错事,张廷玉就出言讥讽,以致矛盾日益加剧。在某个盛夏天,鄂尔泰脱下官帽乘凉。他左右环顾,自言自语地说:“把帽子放在哪里呢?”张廷玉微笑着阴阳了一句:“这个官帽啊,还是戴在自己的头上为妙。”据说鄂尔泰为了这句话,生了好几天的气。
乾隆帝一般由着他们针锋相对,但他们闹得太厉害的时候,他就不问缘由各打五十大板,始终不让一派实力超过另一派。
后来,乾隆帝干脆借胡中藻文字狱案,把鄂尔泰和张廷玉全部处理了一遍。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