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老六奔袭

臣愿陛下深思熟虑,审慎决断。

不可因为世家门阀的声势浩大而被动接受他们的要求,而应坚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维护广大百姓的权益。

请陛下以圣明之德,审慎斟酌,坚持新法的实施,以确保社稷安泰,百姓之福。

臣等必定全力以赴,尽心竭力,依照陛下的圣旨,维护新法,重振社稷的繁荣与盛世。

叩谢圣明!

秦川将这封奏折看完后,心中已然了然。

这必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为了自身利益不被损害,因此做出的反抗。

可自己可不是那位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皇帝啊!

这一刻,秦川想到了那位,开局一个碗的帝王。

那位帝王曾针对全国生员(在校读书人)颁布“禁例”十二条,刻成卧碑,放在全国府州县学,国子监的大门口,其中一条特别强调。

军民一切利病,并不许生员建言。果有一切军民利病之事,许当该有司、在野贤才、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诸人毋得阻挡。惟生员不许!

就是说,对于国家政治问题,无论地方官还是农民、商人、手工业者都有发言权,唯独生员不准发言。

传统读书人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他们最有建言的欲望,也最有建言的能力。为什么偏偏不让他们说话呢?

当然这肯定跟老朱的出生有关,他认为生员就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放着书不念而对社会政治说三道四,就是不安分的表现。

但最根本的,是老朱害怕读书人的力量。

生员上书言事,往往能代表真实民意。如果上书引起官府和朝廷重视,他就可能成为当地的意见领袖,在读书人和百姓中积聚声望,从而制衡官府、影响政策。

如果朝廷官府对其上书默而不应,则可能招致不顾民意、不能纳谏的指责。

因此不论哪种结果都会威胁统治的稳定,所以干脆釜底抽薪,禁止生员上书。

秦川也打算直接效仿,不是怕威胁,他是想到了以后还需要将前世的九年义务教育推广下去,因此现在顺便将这些刺头剔除,也是在为以后的事情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