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鲁子敬攻心为上,兵聚临湘震守敌

一步错步步错,这极好的诠释了,今下以张羡为首的长沙守军,但凡在曹军顺江南下之际,长沙方面能有一些动作,哪怕是派遣多股偏师进行袭扰,以迟缓南下曹军的攻伐之势,局势也不至于到今下这等境遇。

“据我军所派斥候探查,长沙郡治临湘一带没有动静,甚至连一股驰援偏师都没有,子敬以为这是何缘故?”

于禁眉头微蹙,紧盯着眼前舆图,声音低沉道:“我军夺占了罗县,并遣精锐分攻益阳、下隽等地,即便张羡重病缠身,也不至于面对此等境遇,却没有丝毫反应啊。”

“益阳、下隽等地攻城仍在持续,尤其是下隽一带,屯驻有不少精锐之士,某断然不信张羡会舍弃这些。”

“将军,依肃之见。”

面对于禁的询问,鲁肃思虑刹那,开口道:“今下此等境遇的确透有蹊跷,如若张羡真的重病缠身,以至对长沙诸事多有疏漏,这无疑是对我军最为有利的。”

“毕竟此次征伐荆南诸郡,对于我军而言,这强敌非张羡莫属,如若此人失去威胁,则荆南之战的胜算必能增添许多。”

“不过对我军而言,断不可以此来作为期许,如果非上述可能得话,那肃有理由怀疑,张羡必是在密谋什么,以引诱我军深入,继而使我军生出骄纵之念,以此在合适的时机下对我军给予重创。”

于禁点头表示认可。

是。

在发动荆南之战前,渗透到荆南的一些暗桩,传回张羡病重的消息,但是长沙太守府内情况怎样,这知晓的并不是很多。

这与张羡的谨慎有关。

在知晓自身所染疾病较重,张羡就对太守府进行严密布控,这为的就是避免自己的情况泄露出去。

刘表经历的事,使张羡有不小的警觉。

再一个,贾诩执掌的亲军校尉部,过去的重心一直在江东那边,所明确的潜龙计划,也是紧密围绕江东展开的。

对荆南诸郡,固然派遣有暗桩,但有不少暗桩,是渗透到荆南诸蛮中的,不然在荆南诸郡治下,怎会有如此频繁的诸蛮暴动。

围绕荆州所发起的伐荆一役,曹昂就是本着能夺取荆州全境,那就设法进行夺取,但要是无法夺取的话,那就紧密围绕夺取与巩固荆北为主,毕竟荆南四郡之地,在曹昂看来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错非是为了增加战略纵深,或许在最初啊,曹昂也不会派遣暗桩来荆南之地。

战争就是这样,固然在战场上取得一定优势,也能通过一些渠道获取情报,但是该有的警觉还是要有的。

在此次征伐荆南之战中,压力最大的当属于禁,其次就是鲁肃了,他们都不想辜负曹昂的期许,更不愿此战折损太多将士,所以在对付张羡这等强敌,谨慎一些,求稳一些,是没有任何错的。

如果因为心生懈怠或是预判有误,继而导致不好的事发生,即便最后夺取了长沙郡,攻克了其他三郡,可这对二人来讲,此次荆南之战不能算作成功。

毕竟征服荆南四郡,这只能算是一个开始,能不能在荆南站稳脚跟,且在此期间解决诸蛮之患,使荆南能在安稳下得到治理,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存在。

总不能说荆南拿下了,可却时刻需要荆北进行输血,如此方能确保荆南大局在握,这样夺取荆南的意义何在?

别忘了,曹袁之战随时随地都会爆发。

一旦爆发,这对整个曹氏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与挑战!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为何我军不进行下试探?”在此等态势下,一旁站着的庞统,此刻开口道。

此言一出,叫于禁、鲁肃循声看去。

诸葛亮、徐庶、司马懿露出各异神色。

“是要进行试探。”

鲁肃表面没有变化,心底却生出赞许,随即便道:“肃以为我军可在益阳、下隽等地散布消息,言我军主力已然南下。”

“这样一来,益阳等地守将得知此消息,势必会有所行动的,届时我军所派精锐与文谦将军所派精锐,便可择机对益阳等地展开攻势。”

“且在此期间,我军要进一步隔绝益阳等地与长沙郡治临湘间的联系,避免两地间出现任何联系。”

“与此同时,我军可释放一些俘虏,不可太过刻意,要叫他们耗费些功夫,历经险阻逃回临湘去,如此叫张羡他们知晓我军已攻克益阳等地,不日将出兵围攻长沙郡治所在。”

“如果说在此期间,临湘派兵屯驻于我军南下之地,则可间接佐证张羡固然重兵缠身,但对长沙诸事仍有掌控,但要是没有派兵的话,张羡极有可能病重而不能理事,如此也间接证实,为何我军在初入长沙时,临湘一带没有反应了。”

于禁眼前一亮。

诸葛亮几人相视一眼,对鲁肃所言无不认可,固然说这等攻心手段很老套,但是就今下的局势而言,确实是很实用的。

此计如若能成的话,不仅能尽快叫益阳等地夺占,继而使长沙郡以北之地,悉数掌控在己部手里,继而扩大在长沙郡的优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凭借此计试探出长沙郡治情况怎样,特别是张羡这个人,只要能试探出来,那对后续的征伐是极其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