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
学堂内,书声琅琅,十余名总角小童手捧《道德经》,摇头晃脑,正齐声诵读。
不多时,一卷读完,众小童闭口端坐,看向夫子;后者着一袭玄色长袍,半倚在太师椅上,双目微闭,须发花白,不知是假寐还是在养神。
片刻之后,夫子回过神来,不过仍未睁眼,只是轻摆大袖,淡淡说道:“今日课业到此,尔等可自行离去。”
众小童应声而起,恭声回道:“是,先生。”说完便收拾书本,三三两两结伴而去。
又过片刻,夫子缓缓起身,却见一小童仍留在座位上,眉头紧皱,似有难题未明。
“元清,你因何逗留至此,怎么还不回去?”稍整衣袖,其沉声问道。
言词入耳,小童如梦惊醒,急忙起身一礼,答道:“回朱先生,书中有言,‘道常在’,然学生愚钝,从未见过‘道’为何物,是以一直在想,这道,究竟是什么?”
夫子闻言,嘴角微扬,几难察觉,微一沉吟后,淡淡回道:“我且问你,这世间万物,若要存活,便离不得水,然可曾听闻有人以水为贵?”
元清闻言思考了片刻,而后答道:“世人皆以碧玉为珍,以金银为贵,不曾听过珍水爱水者。”
朱先生点点头,继续问道:“《道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如此珍惜之物,为何世所不见?”
元清不答;朱先生接着说道:“便是因为这水早已渗入世间点滴,故我等虽能时时感知,却无以为贵。道亦如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是如此。”
“先生是说,这道,便存于我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如水润万物,故世人所不察。”元清追问道。
夫子闻言,捻须而颔首;元清见状追问道:“那马儿吃草,匠人打铁,也可称道乎?”
夫子莞尔,并不直言回道,却说起件不相干轶事:“余曾与宗师高人论技击之道,乃知力为技本,技为之用,技力相合,便可以小博大,以寡敌众,以五两之劲搏千斤之重。
然技力终有尽时。传闻有仙,能以七尺之身断万丈山岳,此已非技力所能致,却为二者之本,道法之用。道无止境,故得道而升仙者,移山填海,不过反掌之间。
只是滚滚红尘,得道者不过寥寥,余者皆为碌碌凡人,芸芸众生。肉体凡胎者,不明其道,却精擅其技,岂言道之不存?”
言罢,这位朱先生也不管元清是否明了,摇摇晃晃,便自顾自离了学堂。
元清自是不解其中意,见先生离去,也未再多留,不过脑中却尽是夫子言语,一路上磕磕碰碰,状如失魂。
不知怎么,一番话渐忘渐散,成一片空白,而后又有零星字眼自这空白中生出,汇成一句,印刻在其心底,意义莫名。
“术为道之用,道为法之本,术法无穷而道常惟一,取一则万法皆生......”
次日。
元清照常去学堂,想着再好生问一问夫子,不料却被告知,夫子已然远行,只留书一封,言说“心有所感,寻道去了”。
至于这一众门徒该当如何,其并未多言,只道“多读经义,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消息一出,众小童自是喜出望外,呼闹着一哄而散;而元清却有淡淡落寞与释然萦绕心间,不知何起,亦不解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