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红钢集团

“这些人毕业后大多都愿意留在国外发展吗?还是会回到香岛?”

阿姨自言自语地继续说道:“毕竟香岛这个地方也受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

何雨柱稍微迟疑了一下才坦诚地说:“有能力在国外生活下来的人都会选择留下来;即使找不到好工作但也不想回香岛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真正回到香岛的学生其实不多。”

阿姨听罢沉思了一会儿,感慨道:“黄皮白心这个形容真是太贴切了,一下就说到了点子上。”

“你说,从国外回来发展的留学生比例会有多少?”

面对这样的提问,何雨柱一时难以给出答案。

回想现代社会的情况。

每年高考都有数百万学生如过江之鲫般冲刺,只为能够进入顶尖的高校学习。

然而许多人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并在海外完成了深造之后,却鲜有回国服务的机会。

曾经有人做出统计,发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

在未来红色国面临民用手机芯片及汽车芯片短缺之时,尽管国内设计水平高超却由于缺乏生产技术而无法实现自主制造。

与此同时,在世界半导体领域中工作的高端人才中有很大比例都是华人后代。

“我猜不少人最后还是会回国发展吧。”

何雨柱不太肯定地说,“毕竟大陆这边的文化认同与香岛等地有些许不同。”

“真的很多?”

“参加研讨会时你也听到讨论了,关键并不在于有多少人选择归来,而是他们心中是否真正牵挂着祖国的发展与建设。”

看着面前沉默的何雨柱,阿姨摇了摇头感叹不已。

实际上确实如此。

假如十个留学生里只要有一两个能回到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已经很好了。

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所有人都选择留在国外,则反映了深层次问题所在——如今红色国大陆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前者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而后者无论物质生活水平还是文化软实力都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

当一个来自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人忽然进入到富庶之地时,往往会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甚至是思想上的转变。

能否始终保持本心,在诱惑面前坚定不移地守护自我身份与价值观念不被异化为表面上是红色国人内心里却完全西化的人呢?

这是每个人自己都无法保证的事情。

想了想。

何雨柱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们现在不是农耕时代的封建社会了,各个方面的条件和工业化国家相比,差别很大,很难追上。”

“一代代前辈出国学习,带回来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新红色国成立后,也有无数心系祖国的人才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到现在,我们的基础科学教育已经跟上了国际的步伐,不比其他国家差多少。”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即便是出国去学,那些工业国也不会让你轻易掌握。就像一些关键技术一样,不会有国家愿意公开让别人学习。”

“所以,我们只能走自主研究开发这条路。”

阿姨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道:“那你有什么想法吗?”

何雨柱下意识地弹了弹手指,想了想说:

“我觉得比起送人出国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发展起来。”

“要想快速推动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和工厂都需要大量技术人才。”

“读高中再读大学,虽然经过了七年的时光,但学的大多是理论知识,毕业了也未必能成为技术上的中坚力量。”

“设立一些专业的技术学院来培养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