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降虏西击胡

覆汉 榴弹怕水 3162 字 2个月前

实际上,早在那万骑奔腾而下之前,须卜骨都侯便心悸难定,主动裹挟着张泽往后匆忙逃窜了……连他都是未战丧胆!

此时,其实还有近两万匈奴人未及转入视野开阔的盆地,但听到前方马蹄声、喊杀声、哀嚎声,看到贵人们不顾马匹安危从满是石子的山岭野地逃窜,他们又如何不明白前方竟然大败?!

然而匆匆遵循本能顺着原路转回之时,这些人却又不禁相互冲撞踩踏……昔日让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优势,居然在短时间内变成了索命的事物,无数人葬身自家马蹄,但也有不少人靠着身后有足够多的同族被汉军追逐砍杀的机会逃出生天。

从白马义从开始接战算起,公孙珣便在城头端坐不动,而等他见到赤色的汉军万骑在韩当的带领下奔涌而下,大破匈奴数万骑兵军阵之时,久经战阵的他虽然称不上有所触动,却也不禁想起一件往事,然后一时失笑:

“子伯,昔日在辽西,你我还有程德谋在山坡上看汉军与乌桓军一击而破鲜卑……你是不是曾言大丈夫当领万军如是?”

娄圭负手叹气:“确有此言。”

“但今日德谋与你俱未竟此志,倒是让义公先行一步了。”公孙珣不由笑道。“要不要给你个机会,待会领兵去追匈奴人?”

娄圭摇头不止:“此一时彼一时也,彼时青年负气,无知无能,以至于视天下英雄为无物,视军国大事为儿戏;而今稍有长进,却反而晓得军战凶危,一举一动便是人命无数,不可轻为……圭无统帅之能,何谈领万军如是?至于此番追逐匈奴人,更是牵扯到匈奴人的处置,还是让义公领兵在前,然后君侯亲自跟上为好。”

公孙珣缓缓颔首,却也不再多言。

话说这一战,汉军借助盆地之势,杀伤上万,匈奴丧胆,但汉军却并未见好就收到此为止……反而按照计划,继续衔尾追击,以求继续造成杀伤,务必让匈奴人彻底丧失对山西的袭扰能力。

而另一边,须卜骨都侯仓惶而走,到底也是靠着匈奴人的数量优势,和溃兵对来时道路的本能遵循,勉强维持了足足两三万残兵,一路往西北逃窜。

但行到武州外的边墙处,匈奴人却遭遇到了第二次大规模死伤……和善无城一战一样,没有人驻守的废弃边墙在关键时刻对败兵起到了要命的阻碍作用……前方是依照险要地势建起来的废弃城墙,而逃兵不仅是人,连马匹都已经疲惫至极,与此同时,汉军中居然有数千轻装胡人突骑,从头到尾没有脱离战线,一路追到了此处……如此情形,如何能不要命?

前面的人头也不回的翻越山岭与废弃边墙,后面的人则沦为屠杀对象……匈奴人这一次越过边墙的逃窜行动,完全是用人命换来的。

甚至到了后来,看到汉军骑兵接连不断,武州县中留守官吏居然也大着胆子派出了数百持械丁壮参与了阻截与围杀……后世这个地方被称之为平虏,又改名成平鲁,不是没有缘由的。

当然,须卜骨都侯到底是单于,到底是休屠各部的首领,手下愿意为他断后死战的人还是有的,所以还是翻越边墙成功,逃出了生天,但这一次跟上来的匈奴人却只有万余了。

至于没跟上来的,肯定不可能都死了,就吕梁山这个地形,真要散开了逃进山窝子里,肯定能逃逸出一半人来,但即便如此,也意味着足足有近两万人成为了汉军的刀下之鬼。

遭此大败,须卜骨都侯宛如惊弓之鸟,一路上根本不敢停歇,也没有来得及处置被他带在身边的张泽……然而,在不计死伤,不计马匹消耗,连日连夜行路到与须卜居次分离的那个谷口,也就是后世偏关所在时,其人却终于绝望了。

原来,此处赫然有数千汉军步卒,以逸待劳,在此久候了。甚至,为首的汉军将领不少匈奴人竟然还都还认识——高顺嘛,在平城驻扎了多年的汉军首领,隔河闻名久矣,大家都是熟人。

所以他们也都知道,这个人领着好几千汉军挡在这里,却不是他们想冲就能冲过去的。

“老张!”已经不成人样的须卜骨都侯倚在一棵枯黄的歪脖子树上,然后唤来了同样不成人样,但却精神抖擞的张泽。“俺遵守诺言没杀你,你也须守信,替俺做一回使者!”

张泽看了看远处隘口上的高字大旗,先是轻轻点头,却又缓缓摇头:“大单于,使者俺自然为你去做……但高司马这里,你要知道,人家是白马将军从一个陪隶提拔起来的,绝不会擅自卖你人情的,须等卫将军亲自过来才好交涉。”

须卜骨都侯仰天无言。

——————我是仰天无言的分割线——————

“珣伐董过雁门,屯于马邑,遣王修、田丰、韩当、魏越、宇文黑獭、太史慈诸军并兵西入吕梁、武州,以围匈奴,珣惟与娄圭留千人白马义从守城。田丰、太史慈狭道遇匈奴休屠各部须卜居次万余众,疾战不得至武州围堵,匈奴单于须卜骨都侯率十万众径过武州至马邑前。众皆悚然,唯珣意气自若,敕城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披挂严正,亲登城楼,端坐而不动,复令大开四城门,以赵云、田豫、文则引白马义从千余列阵于城北,耀武扬威。匈奴常谓珣用兵如神,强横北疆,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中。明日醒悟,复至城下,而幽州诸军皆至,四面围堵,居高冲下,匈奴十万众为之溃。”——《汉末英雄志》.王粲

ps:大家继续新年快乐吃饺子啊!

新群是931557287,有兴趣的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