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时代,石油资源枯竭前。
在科学院工作的安格斯盖尔突然被请到克里姆林宫,参加一个十分高级的会议。
本来他以为又是商讨重振国家产业链的会议,但没想到刚进克里姆林宫他就被请到了一间不大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坐着的人让他有些惊讶,都是全世界科学界的顶尖人物,他们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另一点让艾格斯盖尔奇怪的是,明明最近在莫斯科没有什么国际性的科学集会,参会者当中却有中国人,有美国人,有欧盟的人。
中国的科学家出现在克里姆林宫倒是不稀奇,可是美国和欧盟的科学家出现在这里就有些奇怪了。
毕竟战争还在继续,欧美的制裁也还在继续。
艾格斯盖尔跟大家简单打了声招呼,然后在一个空位坐下,这时候有位身材高大,面目棱角分明的大校拿着个文件夹进来,走到了讲台上:“诸位,今天请你们来,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重大的地质发现,需要你们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研究。”
大校说得是英语,所以不用翻译。
只听他继续道:“特别是外籍人士,你们既然出现在这里,就应该被告之这件事的紧迫性,也证明你们国家对这件事的担忧和关注。
“所以,你们必须先签署保密协议,我才能向你们描述事情的真相。”
有位美国的科学家调侃道:“你们是在地下发现了恐龙么?”
他身边的几名学者附和着笑了笑,但只笑了一下,因为大校的神色严峻,就好像真的发现了恐龙似的。
美国科学家有些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做了個“请继续说”的手势。
大校继续道:“如果不打算签署保密协议的话,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他等了十几秒钟,见无人离开,才打开文件夹,将保密协议发放给每一个人。
等大家签完协议后,大校开始讲述:“在十年前,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突然消失了,那个时候我们跟乌克兰之间还没有发生战争。
“应乌克兰的邀请,我们派去了一个科研队进行调查。”
那个时候,乌克兰的高端人才已经大量流失,他们调查了半天,也没有调查出辐射突然消失了的原因。
所以才只好邀请他国的科学家进行调查,邀请莫斯科的科学家也属无奈之举,因为欧美都未重视这件事情,对此很是敷衍。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莫斯科逐渐占据了主动,直到战争前,对此的调查都是以俄罗斯为主导。
战争开始后,俄方带走了大量的调查资料,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重启调查的时候,不得不请俄方也参与其中。
“我们在切尔诺贝利发现了一个深坑。”大校继续道:“那个深坑仿佛是突然出现的,而且形成的原因至今也没有调查清楚。
“从深坑下方,偶尔会传来一个奇怪的声音,经过一段时间的监听,我们发现这个声音是有规律的。
“起初我们认为地下可能存在某种未知的地质活动,但很快发现这个声音似乎具备一定的智慧。
“于是在那里逐渐建起了一座研究所,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可是我们用了很多手段,都没能进入到深坑的最下面。
“到今天为止,也并不清楚那下面有什么地质活动。
“有多位科学家声称,他们受到了地底的某种影响,身体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我们并没有检测到有任何辐射等有害物质。
“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的心理活动确实出现了一些变化。
“只不过因为战争的到来,这轮调查只能被迫结束。”
说到这里,大校打开了电脑和投影仪继续讲述道:“在去年,乌军有个整编旅路过普里皮亚季时突然失联。
“后续的搜索部队在之前建设的研究院发现了他们,他们正不断向着深坑派遣士兵。
“当时留下来这样一段视频。”
大校开始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的人从肩章来看是一名团长,他双眼茫然,神情有些不自然。
通过他的讲述大家明白过来,这是失联部队的一名军官,他说整个旅的人都听到了来自地下的一个声音。
那个声音让他们突然意识到目前的科技发展方向都是错误的,有一种物质,或者说有一种力量长期被科学界所忽视,而那股力量才是构成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关键。
只要进入了深坑的最下面,就能找到这股力量,就能搞清楚这个宇宙的一切运作规律。
所以,士兵们争先恐后,用简陋的绳索向下探索,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名士兵返回。
视频结束,大校继续道:“除了探索部队绑起来一部分军官和士兵外,整个旅的其它人全部进入了地下。
“而那部分绑起来的官兵在送到后方疗养的之后,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做出了同一件事:回到研究所,继续对那个深坑探索。
“于是对深孔的研究被重启……”
其实这次研究是欧美重启的,但为了得到俄方之前的研究资料,便拉上了东方大国一起研究。
在东方大国的撮合下,战争还在继续,可是对那个深坑的秘密研究重新开始了。
大校最后道:“目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深坑的地下,隐藏着一股未知的神秘力量。
“目前这股力量对外影响的频率正越来越高,范围正越来越广,专家们预测,在未来那股力量很可能对整个人类产生影响,所以现在我们急需总结出这股力量的规律,好规避这股力量在未来产生的破坏性!
“这将是你们未来的任务。”
科学家们纷纷举手,想要询问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大校却一律回答说自己也不清楚,并让他们休息一下,一个小时后,会安排专机送他们去切尔诺贝利。
安格斯盖尔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但他对切尔诺贝利所发生的一切很感兴趣。
就在他上厕所的时候遇到了北京来的张宏文院士,他跟这位五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的院士很熟悉,两个人微笑着闲聊了几句,一起去洗手。
就在打开水龙头的时候,张宏文院士突然用普通话小声道:“这是伱最后放弃的机会了。
“我比你们知道得更多,我们几个人是写好遗书才来的。”
说完,张宏文关掉了水龙头,快步离开。
安格斯盖尔听得懂中文,只不过说得不太流利,他愣了几秒钟,但最终没有选择放弃。
一来是因为他的好奇心驱使,二来也是一种无奈,他是科学院目前为数不多的“少壮”。
国家科学院早已不复往日的兴盛,除了数学研究所的情况好一点之外,其它研究所大部分都是些七十多岁的老人家。
总不能派这些老头、老太太去吧?
大半个小时后,安格斯盖尔登上了去往切尔诺贝利的飞机,张宏文看到他之后什么也没说,就像从未在厕所提醒过他一样。
他们先是在一座军用机场降落,然后乘坐直升机来到切尔诺贝利。
到达这里之后大家都愣住了,因为这里看上去十分荒凉,根本不像是有研究所的样子。
但在之前那位大校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一间荒废的指挥室,并在这里打开了一个暗门,那里是一条长长的向下的台阶,仿佛通往地底。
安格斯盖尔看了一眼由一层层混凝土筑起的巨大建筑,那里是当年发生过事故的四号反应堆,此时他们的位置距离那个反应堆并不远。
后来安格斯盖尔才知道,其实他们工作的地方几乎就紧挨着四号反应堆,还有几个类似的小暗门,连通外界,以及一个更大的暗门,负责接收物资。
在地下部分行走了几分钟,来到了一条宽阔的道路上,几辆汽车接他们来到了研究所,他们才意识到,这里绝不是一座普通的研究所。
显然一开始是按照秘密研究所建造的,至少可以供几百名研究人员工作、生活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个连队的军人在维持秩序。
原先这里已经有了一部分科学家,可是他们从规格和声誉上都不如安格斯盖尔这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