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府衙路上,看到南陵温已是一脸松弛之态,赵仲明一脸吃瓜的问:
“你似乎已有对策,干嘛不给我说一下?”
南陵温回应:“你可认同法律是德道的最低要求?”
赵仲明想了一下,用肯定的语气说:“肯定啊!圣人制作法律,目的是想教化世界,绝不是为了惩罚!”
南陵温说:“此案在道德和法律之间有冲突!”
赵仲明联系过往一切,恍然大悟的说:“你是说守丧期未满三年而婚,不符合礼法的要求?”
南陵温说:“在民间,一般老百姓对不符合礼法的,就只能背后说说风凉话而已,但对于饱读诗书的士大夫,礼法和《宋刑统》有一样的效力,甚至更高!”
赵仲明睁大了眼睛,他笑着说:“在理,只要能引起争议,事情就一定有转机,这次你真是找到关键了!”
回府衙后,两人把自己的建议写成文章交于苏子瞻过目,苏子瞻也觉非常有条理,他说:
“此案涉及死刑,经过推官勘验证据、判官量刑后,还需要过厅(众人一起和议),如果知州也签字同意死刑,便会上书给大理寺!”
南陵温说:“想不到流程这么复杂,不过也好,毕竟人命关天,宁纵莫枉哦!”
苏子瞻说:“太祖闲时也经常审案,他最渴望律法公正,经过几代人摸索后,大体形成现在的流程!”
南陵温对着赵仲明说:“祖上榜样的力量不错哦!”
听完,赵仲明一脸欣慰的说:“过厅议论时,麻烦苏大哥安排一下,让我俩旁听,南陵温特别需要这样的经验!”
小主,
苏子瞻说:“这个简单,多两个记录的人而已!但你俩得记住自己的职责,全程都不可发言!”
南陵温点头,比起西夏来说,宋朝在处理政务等方面,制度的确规范很多,他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理念。
初判阿翔死刑的杨知县,提前到了凤翔府,除案子外,他最想做的事便是结交文坛新秀苏子瞻。
本来苏子瞻是想拒绝知县,但赵仲明和南陵温已提前说明之前的境遇,苏子瞻以兄长身份自居,当然要替弟弟们分忧和守信,于是乎便接见了对方。
杨知县是个边界感非常强的人,在交谈流时,每句话都是字斟句酌,他是那种宁愿被人嘲笑反应慢,也不愿授人以柄的性格。
他给苏子瞻送了两首自己做的词,也带来一些非常有心思的礼物:
其妻亲手酿造,封坛五年以上的桂花酒,家中族人亲自喂养的山羊两只。
苏子瞻照例,开始肯定要推辞一番,但杨知县立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