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印度宗教之二佛教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3951 字 1个月前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佛教,并传播到周边地区,扩展至全亚洲,从而发展出南传佛教、西藏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等各具特色的佛教。

一、印度佛教的历史起源

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当时各国之间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着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佛教兴起前,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思潮占有统治的地位。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据佛经说这些思潮有“六师”和“九十六种外见”,其中主要的有顺世论、耆那教和生活派(又称邪命外道)等等。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古尼泊尔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此后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佛教,并传播到周边地区,特别是在古印度时期,佛教鼎盛一时,成为古印度的最大宗教。

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众生平等慈航普度的教义却集中体现在大乘教义及菩萨行思想里。不过,可能限于当时社会环境等原因,千年的婆罗门教传统环境的影响下,显得过于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当时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与推行是显然的。

但是自从孔雀王朝之后,佛教在印度的地位就开始下滑,这是因为孔雀王朝时期是佛教在印度发展的黄金期,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对佛教进行官方保护和支持。在政治因素的支持下,佛教在这一时期发展迅猛,然而在孔雀王朝衰亡之后,失去了官方保护的佛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弱的情形,再加之此后印度地区接连爆发的冲突和权力斗争,都使得佛教在印度的地位陆续减弱。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8~到9世纪以后印度教的兴盛,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7世纪进入西北印度;八世纪占领印度河下游;1001年大规模进攻中印度、东印度,不少僧侣被杀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208年摧毁超戒寺,这是印度佛教衰亡的标志。印度教吸收佛教特色,取而代之。

二、印度佛教创始人佛陀

佛教的启教者是释迦牟尼(Sākyamuni),「释迦」是出身部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是圣人之意,而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指「已经觉悟的人」。佛陀原名为悉达多(巴利文:Siddhattha,梵文:Siddhartha),意思是「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被称为悉达多·瞿昙(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传统上认为「瞿昙」或「乔达摩」(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应不是他的氏族姓氏,而是依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习惯,将《梨俱吠陀》赞歌作者的太古仙人 Gotama(仙人子孙称为 Gautama),尊为氏族血统的传承,所以释迦才是族姓,悉达多是真正的名字。

1、出生与家族

悉达多为古印度释迦族人,出生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毘罗卫城,父亲为净饭王,自称是仙人的后裔(Gautama 日种),为印度刹帝力(武士)阶级,母亲为摩耶夫人,在出生七日后母亲即过世,由姨母瞿昙弥 (后出家为大爱道,音译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他从八岁开始,向毘奢婆蜜多罗学习文化,向羼提提婆学习武艺,从小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先后娶了三个妃子为妻,第一是善觉王之女,即他的表妹耶输陀罗妃,第二是摩奴陀罗妃,第三是瞿多弥妃,当中以耶输陀罗为正妃,并与她生有一子罗睺罗。

2、 大出离

29岁时的悉达多,面对在当时印度部族交相争战的环境下,释迦族受到强势部族逼迫的困境,思及人生不免于老、病、死的结局,深深感到生命的无奈与苦痛,进而寻觅出离之道。当儿子出生时,即取名为罗睺罗(意为障碍),意为障碍其离家寻觅出苦之道。不久之后,悉达多即于夜晚乘马离家,开始遍访各地名师的寻道生涯,此为悉达多一生的转折点。

3、觅道及苦行

当时印度流传的信仰与学说,主要是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本土的奥义书思想、沙门文化。婆罗门教为一神信仰,主张一切为梵神的生化,唯有神才能救赎,但救赎的对象只限于雅利安血统,并不包括印度本地土着,是一种狭隘的种族宗教。奥义书思潮下的苦行沙门,并不相信吠陀、梵书中记载的神祗及升天信仰,而认为过去所做所为(称为业),会决定今世的好坏,这是一种「宿业决定」,并且主张任何生命都有「永恒不变的神我」,会依「宿业」而轮回转世。苦行沙门的修行重于流浪、独居,以苦行来「消除宿业」,远离男女、守持梵行,以守戒、冥想来进入禅定,并观想神我与宇宙(大梵)合而为一,达到「梵我一如」的永恒境界,此即苦行沙门追寻的解脱。悉达多最先以苦行沙门作为学习对象,为了习得精深的禅定,先向王舍城附近的阿罗逻迦蓝(意为自生,巴 ā?āra-kālāma)沙门学习「无所有处定」,再向优陀罗罗摩子(意为雄杰,巴 Uddaka-rāma-putta)沙门学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位是当时正统婆罗门教以外享有盛名的修定主义者。悉达多不仅认真的修习禅定,传说甚至一天只食一颗麻麦,努力的寻求「梵性独存、永恒的解脱境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中道及正觉

35岁时,悉达多在苦行的修习中,已经历了六年,发现苦行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开始对苦行产生怀疑。当时因为听到路过之调琴师的调琴要诀,谓「琴弦太松音不成调,琴弦太紧音不优美,不紧、不松则音声优美」。悉达多于此有所领悟,即舍弃无益的苦行,改以「不放逸安乐、不无益自苦的中道」作为修行的准则,并且不再坚守「神我」的信仰,另外采取探寻「老病死苦如何生起」的方法,因而开启了通向正觉的大门。悉达多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经四十九日的禅定与观察, 洞见了生死轮回之真相的「十二因缘法」而成就正觉,并且依「十二因缘法」,发现了「灭苦之八正道」,确立了「四圣谛」为正觉的次第。依此,悉达多以「缘生、缘灭」之正觉,摄导离贪之正见等「八正道」的修证,达到了贪爱、瞋恚、愚痴的断尽,完成生死的解脱,不受后有。至此,悉达多依次的完成正觉、离贪及解脱,圆满四圣谛之三转、十二行,自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等正觉)。因为此时的悉达多已经彻底的觉悟、解脱,所以自称为 Buddha 佛陀(意为已经觉悟的人)。

5、转法轮

佛陀正觉、离贪、解脱证菩提之后,因为年纪尚轻,不易得到一般大众的信任,所以到鹿野苑,先为未正觉时的五位跟随者,即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圣谛」,此称之为「初转法轮」。紧接着又度化了富家子耶舍,以及其亲朋好友等共五十四位比丘,而成为六十位比丘的僧团。 往后在六年间,陆续度化了着名的有舍利弗、摩诃目犍连、大迦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