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六军部伍虽然已经整编起来,但武装水平却是堪忧,其中相当一部分军卒只能配给最基本的刀杖器械,甚至于操练都是无实物表演。
如今铠曹被诸方羞辱索取军械物资,一方面是因为情况真的很不妙,另一方面就是各方在哭穷诉苦、堵死台府向他们征募物资的情况发生。
「眼下这铠曹真的不是什么良善之所,大行台或许是因赏识信赖大都督应急任艰的能力,但大都督如果没有凭空生物的本领,最好还是尽快抽身离开!」
若干章在将当中内情讲述一番后,又忍不住叹息道:「表面看来,这只是械
用不足,但事实上当中情势的纠缠太深刻。就连我家主公都常常叹息,不该自命不凡的接受大行台整顿六军的任命,以致如今骑虎难下,怎么做都难合众情。」
李泰听到这里也点点头,越发有感这当中的水深。
史书上讲府兵制的建设初期,一句「大募关陇豪右为军」做出总结,但实际的过程哪有那么简单。哪怕并不讲的多么深刻复杂,这当中一个权力和义务的变化问题就挺让人头疼。
眼下西魏的军队建设就走到一个很微妙的节点,传统的北镇军头在西魏的政权稳定过程中虽然贡献极大、劳苦功高,但连场大战的损失使得本身势力大大缩水、已经不足以支持他们所拥有的势位和权力。
新兴的关陇豪强们大批的加入到西魏军队中来,深厚的乡土基础让他们活力四射,但在西魏的政权结构之中,却得不到他们应该拥有的地位待遇。
就拿李泰自己来说,他已经算是近年来霸府最出色的一个后起之秀,但较之那些老牌军头仍然相差甚远,可若讲到实际能够调度的人马资源,有一些开府大将甚至都比不上他。
对于那些老军头们而言,现今霸府的军队建设,只是大行台一人的势力增长,他们与此却没有太大的利害关联,自然也就懒得捐输资助。
新加入的关陇豪强们,本身就是率领宗族乡党捐身效力,在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名位奖赏之前,便欲壑难填的要求他们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说到底,还是组织力和生产力的脱节,人马虽然组织起来了,但方方面面的维持工作仍难匹配,甲械的供给和补充不足仅仅只是矛盾外露的一个表现。
这件事要解决也很简单,无非相关各方相忍为国、各作忍让,明年的玉璧之战就是一个极佳的转折点。在如此巨大的一个战略转机和美好愿景的激励之下,任何内部矛盾都可放弃计较,先把蛋糕做大再说!
可是这种事如果脱离实际情况、领先半步都足以要人性命,李泰也实在不敢找刺激的瞎操作。
两人在堂中对话还没有结束,官署外又响起了喧哗辱骂声,有人探头看了一眼官署内跟随若干章而来的士卒们,便讪讪的退了回去,显然是时间没有安排好,撞到了一块来。
李泰看到这一幕也自觉得头疼,这特么叫什么事?他做过的官职也不少,但像这铠曹参军这么憋屈还真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