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栾盾本人不善言辞,也不注重结党,却不满赵盾的专权,故受到当时的中军将赵盾排斥,一直得不到提拔。
到后来直,栾盾由于患病,干脆便被晋国卿级班子边缘化了。
栾盾去世后,栾书进入六卿班子,但那时的栾书非常年轻,所以一直不被人重视。
栾书很清楚,栾氏家族的振兴重任就压到了自己的肩上。他认真总结了父亲栾盾在世时处处碰壁的教训,认为父亲最大的短板在于不注重不善于广结人缘。
栾盾终其一生,都没有在晋国政坛上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虽然他很清楚栾氏家族是受到了赵氏家族的排挤,但那是赵盾作为中军将的时候。
公元前601年,中军将赵盾去世,荀林父接任了中军将,栾书已担任了下军佐,早已进入了六卿班子。
栾书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改变这个现状。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处理好上级与下属的关系。
于是,栾书非常注重与他的直接上司、当时的下军将赵朔的关系。自己的栾氏家族想要振兴,怎么能离开赵氏家族的支持呢?
赵朔与其父亲赵盾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人,他非常低调,自己的副手兼直接下属栾书也很低调,这点他很喜欢。
作为下军将,赵朔很欣赏栾书。栾书对他表现了足够的恭敬,以及对自己命令的高效执行力,两人就结成了亲密的同僚关系。
与赵朔交好给栾书带来的另一个巨大好处,便是郤氏家族对他的好感。
当时晋国政坛上赵氏家族与郤氏家族可谓是世交,而当荀林父辞职后,中军将正是郤缺!
按理,栾书的努力会得到好的回报,但世事难料。
在整个晋国各大家族中,赵氏家族是非常特殊的。赵朔虽然为卿大夫,但他却不是赵氏大宗,赵氏大宗是赵同这一支。
出于对小宗宗主为卿、大宗宗主仅仅为公族大夫的强烈不满,赵氏大宗对赵氏小宗就有了意见。
于是,强大的赵氏家族分裂了,以赵同、赵括为首的赵氏大宗,对以赵朔为首的赵氏小宗开始了内部打压。
不要以为赵同、赵括并未进入六卿班子便没什么花头,他们都是晋国六卿的后备人选!当时,赵同为中军大夫,赵括为下军大夫,离卿位仅一步之遥。
由于栾书与赵朔交好,于是也就成了赵同、赵括等人的眼中钉。
唉,政坛啊,总是有无可奈何的事。
想要振兴栾氏家族,难呐。